向着梦想出发 AEIF项目展馆组丽江考察报告
2017年4月25—29日,项目组组长徐煊、展馆组负责杨晓和志愿者顾磊协同南加老师前往丽江绿色家园考察,项目组成员、绿色家园负责人陈永松全程配合。短短几天,通过参观学习绿色家园科普展馆、低碳生活工作实践以及紧张密集的讨论,小泊湖展馆建设方案取得突破性成果;大家也在协同合作中进一步磨合、了解和交流,为梦想而行,收获喜悦和感动······
- 科普展馆小而美——简约不简单
绿色家园的科普展馆改版升级之后,是科学加艺术的升华,展示手法富有节奏感,有惊喜有期待有思索,多使用木质、土布材质等原汁原味的材质,内容一方面展示丽江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放大环境问题,从全球视野的格局启发大家的环保意识。提升高度,小泊湖展馆内容设计的启发也是很重要的。非常重要除了有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表、丽江冰川示意图、云南濒危鸟类和爬行动物生存情况等等这些科学数据的展示,展览还明确地告诉观众:作为个体的你可以如何支持环保——比如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用膳食尊重环境,有些食品之所以碳排放量高的原因;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传播绿色家园倡导的“垃圾不落地,地球更美丽”和四步走原则,这是儿童也能够很好理解的行动要点。展馆特别介绍了沼气的工作原理;新型的环保技术——热泵、轻便小巧的薄膜太阳能便携系列、太阳能车棚解决方案,这对于阳光充足的小泊湖保护站很有帮助。小黑屋的警示作用别具一格,不尊重环境的后果就是无尽的黑暗,方能点燃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深刻反思!
- 绿色生活的实验场——大家一起来
座落在一个纳西族传统院子里的绿色家园,名副其实就是一个绿色生活的实验场——简单,有机,可再生,可循环,一个自给自足的宜居生态系统。沼气厨房放满了绿色自种蔬菜,外面就是爬满植物的生态园,紫色鸢尾花在晨风中摇曳,花红、石榴、木瓜、桃、李,每个季节都有蔬果飘香······陈老师说林林总总种植了70多种植物呢。厨余垃圾的处理,酵素的制作,在生态园中都可以完成。我们每餐的食物,比如最新鲜的薄荷叶、做火锅的各种配料绿叶菜等等都来自于生态园。绿色家园接待团队时会设计一系列丰富的体验活动,其中一项是拉市海特色——拾马粪,很多孩子记住了马粪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沼气有犹如地下工厂般巨大的功能,在广大农村值得大力推广;而应用了太阳能薄膜的低碳教室,更是实现了日发电18度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功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人都是环保的种子
绿色家园立足于一个纳西农家小院,做的是全球语境下的环保主题,想一想是多么神奇——无论你是谁,大家一起来到这里,在一个小小的坐标上,为整个地球贡献了一份心力。从一件小事做起,就是环保一大步。从“垃圾不落地”开始做起,拒绝假大空的口号,只要大家都愿意跨出一小步,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垃圾不落地,世界更美好。截止到2015年底,通过绿色家园举办的“垃圾不落地”承诺的人数已经达到51万人,这就是农家小院激发的巨大能量。在与陈老师的对话中,我们体会着简单朴素的道理——每个人都是一颗环保的种子,只要汇聚起来,星星之火可以成就燎原之势。回到我们关心的小泊湖展馆设计,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个点,最能够击中观众的心灵,让每一个人都和小泊湖湿地、亚洲水塔青海湖的环保发生最直接的联系?绿色家园“小中见大”、“以小搏大”的风格很值得借鉴。
- 头脑风暴不舍昼夜——让梦中的展馆不再遥远
在绿色家园,我们感受着一波又一波信息的冲击,也被陈永松老师传奇式的经历所折服,更被他带领全家投身环保事业的勇气所感动。低碳教室伴随我们项目组展开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头脑风暴让大家不觉忘记了时间,常常直至夜深。陈永松老师雷厉风行,带领大家说干就干,有想法不但要说出来,还要写出来,画出来。顾磊书写,杨晓配合陈永松老师粘贴示意,南加老师也不停地用DV记录着讨论的画面,说今后在展览中可以展示给观众——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策划展览的过程也是展示的好内容!我们反复讨论,对小泊湖展馆的主题进行提炼和深化,归纳出“藏文化”、“青海湖”、“资源类型”、“问题与警示”等几个单元,并运用有效工具对展馆各部分内容再进行细分。徐煊和杨晓对于入口的展线设置有不同想法,都画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图,一时难分高下,南加老师也不断提出问题,讨论越来越激烈······最后还是陈永松老师的图示让大家感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头脑风暴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陈老师完成制作一组ppt效果图(共十张),徐煊完成绘制一份展馆设计草图(含展板数量)和一份小泊湖展馆分区示意图······梦中的小泊湖展馆顿时不再遥远,南加老师也开心地笑啦!
从小泊湖到拉市海——奇妙的高原湿地之缘
项目组还陪同南加老师参观了拉市海湿地保护管理局,南加老师与拉市海湿地保护管理局交流了有关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经验;参观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寺院——指云禅寺,并与前来绿色家园参观学习的丽江师院师生一行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到绿色家园在接待大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的有益经验。陈永松老师还分享了低碳教室使用的太阳能薄膜技术,云南少数民族山区推广的一体化卫生间方案、沼气技术应用和厨余垃圾制作酵素等经验,对小泊湖展馆建设和保护站日常维护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泊湖和拉市海都属于高原湿地,还有藏传佛教文化的印记,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缘分!
短暂的丽江考察之旅对于小泊湖展馆即将到来的进场布展施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难能可贵的是,每个人都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事情,集中在一起合力讨论展馆组工作。陈永松老师一再推迟去版纳工作的行程,带领全家人投入到接待展馆组工作中;南加老师来丽江之前忙着种树,几乎一夜未眠赶飞机过来十分辛苦,徐煊放下了手头紧锣密鼓进行的“寻·河记”,顾磊一边参与讨论、记录一边赶写博士论文,杨晓从单位的大事小情中告假抽身······当然不能忘记的是,一趟趟的机场接送累坏了小帅哥陈轩扬同学,而刘丽波老师总是在争论最激烈的时候,送上最美味的手工草莓奶昔犒劳大家!记得那天深夜的讨论,陈永松老师问大家,为什么放下一切来到这里?身边的亲朋好友如何看待你的工作,你与环保的关系?大家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答案,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小泊湖展馆真正建成的那一天,会证明一切!
依依不舍地告别绿色家园,小院里的樱花树不时飘洒下一阵粉色的花雨,还有一窝新生的小猫咪好奇地打量着这群远方人。来吧,留下一帧春天的合影,把这短暂的相聚定格成难忘的瞬间,小泊湖的展馆梦在拉市海之畔闪闪发亮······
(杨晓 )